崇祯继位时才年仅十七岁 崇祯是怎么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铲除的

  还不知道:崇祯和魏忠贤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image.png

  左为魏忠贤,右为明熹宗

  天启七年,明熹宗因意外不久于人世,临终之时,嘱咐其弟朱由检:"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人们都知道魏忠贤是明朝有名的奸佞宦官,为什么明熹宗却要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呢?

  朱由检也不明白,魏忠贤欺上瞒下,祸乱朝纲,骄奢淫逸,明明是一个奸臣。于是继位不久,崇祯帝朱由检就将熹宗时期权倾朝野的魏忠贤逼得自缢身亡,并将其党羽连根拔起。

  一般而言,每位有权有势之人临死前,必定会竭力争斗一番,可崇祯帝除掉魏忠贤的过程太顺利了,后人纷纷猜测,为什么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会在年仅十七岁的崇祯帝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image.png

  魏忠贤网图

  因缘际会,魏忠贤成为明熹宗重臣

  魏忠贤从小家境贫寒,出身于市井的他并不像一般人一样,整日为家庭奔波求生,反而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十足的小人一个。

  但也不能说他毫无优点,起码魏忠贤性格圆滑善于交际,身边狐朋狗友不少。

  人到中年,魏忠贤因欠下巨额赌债,无奈入宫成为一位宦官。在现代,人们尚且要受到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更何况是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盛行的明朝。

  可魏忠贤入宫之后,并不像其他人自怨自艾,反而积极的谋求出路。他四处疏通关系,反而在宫中混的如鱼得水,后来还和客氏结成对食。

  客氏就是后来的奉圣夫人,明熹宗的乳母。

image.png

  明熹宗网图

  明熹宗继位后,魏忠贤凭借客氏的关系,成功获得明熹宗的重视。

  或许是从小家境贫寒的关系,魏忠贤得势之后,极度骄奢淫逸,像是要把年轻之时吃过的苦全部补回来。

  当时人们看不起宦官,魏忠贤就将自己的族中子弟挨个加封,甚至包括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不仅如此,魏忠贤排除异己,贪赃枉法,制造冤案,坏事做绝。他权势越来越大,人们开始称他为"九千九百岁"。皇后皇子尚且是千岁,一个宦官,何德何能以九千九百岁自居。

  但因为明熹宗的包庇,魏忠贤所作所为,无人敢置喙。

image.png

  明熹宗网图

  魏忠贤为何深受明熹宗宠爱

  有人要问,为什么魏忠贤这么受明熹宗宠爱,皇帝不知道魏忠贤做的恶事吗?

  他当然知道,不仅知道,甚至魏忠贤能权倾朝野,都是他一手提拔的。

  当年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一月就意外身亡,年仅16岁的朱由校被匆忙扶上皇帝的宝座,一跃成为明熹宗,因年号天启,又被人称为天启皇帝。

  年幼的朱由校登基后,心中却并无喜悦。他知道自己斗不过朝中老谋深算的众位大臣,也斗不过在宫中盘根错节的宦官之流。因为乳母的关系,他注意到了入宫不久的魏忠贤。

  魏忠贤聪明、圆滑、善于钻营,最关键的是,跟前朝后宫都没有牵连,是朱由校当时最满意的代言人。

image.png

  魏忠贤逼问大臣网图

  虽然后世常骂朱由校识人不明,庸碌无能,骂魏忠贤祸乱朝纲,君臣都没有什么好名声。

  但有一件事,大家应该明白,能在史书中记载过的人物,不论是大奸大恶也好,大忠大贤也罢,必定有非比寻常的过人之处。明朝末年,正是多灾多难之时,天灾人祸,屡屡发生,朝中大臣互相勾结,贪污成风,于是朱由检就任用魏忠贤,打压贪官污吏。

image.png

  崇祯帝朱由检自缢处

  不管魏忠贤所作所为,有没有扼杀当局的贪腐之风,但国库确实日渐充盈。不仅于此,朝臣受到打压,无处诉冤,只能求皇帝做主,此举极大的提升了皇权的威严。因此魏忠贤深受朱由校的偏爱。

  因为朱由校的有心偏袒,魏忠贤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到后期,朱由校根本不管朝政,魏忠贤成了明面上的"副皇帝"。

  明熹宗亡故,魏忠贤被崇祯帝忌惮

  天启七年,朱由校因误食丹药死亡,临终前,曾对弟弟朱由检千叮万嘱:不可杀魏忠贤!

image.png

  崇祯帝网图

  但崇祯帝朱由检不明白皇兄苦心,在他眼里,魏忠贤就是个大奸大恶的宦官。他把持朝政,制造冤案,死不足惜。所以他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对付魏忠贤。

  但那时魏忠贤的权利滔天,党羽众多,崇祯不敢明面上对魏忠贤逼迫过甚,怕将他逼上梁山,于是暗中命人将魏忠贤的罪证收集起来,然后一点点试探魏忠贤。

  魏忠贤虽然平常所作所为多有僭越,但从没有想过背叛皇室。

  他在崇祯刚刚上位之时,多番讨好,以为崇祯年少,喜欢美色,就收集美女献给崇祯。

image.png

  魏忠贤网图

  但崇祯不似一般少年,他对美色并不看重,反而因为魏忠贤此举更想起他骄奢淫逸的行为,对其更深恶痛绝。

  魏忠贤越讨好崇祯,崇祯对他就痛恨,魏忠贤心惊胆战下,只能选择逃跑。可崇祯对魏忠贤早已忍无可忍,于是派兵去抓,魏忠贤走投无路,选择自缢。

  崇祯还不甘心,下令将他肢解,将他的首级挂在河间府,然后清除魏忠贤的所有党羽。如果不是对魏忠贤深恨至斯,崇祯不会采取这么残暴的手段。

  魏忠贤得如此下场,正应了那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image.png

  魏忠贤网图

  有人说,当时魏忠贤有权有势,为什么不直接反了崇祯,也能保全一家性命。

  现实是,魏忠贤根本反不了,他所有的权势都来自于皇帝,他的党羽也不是因为魏忠贤本人才投靠的,是为了"九千九百岁"的权势。

  明熹宗宠爱魏忠贤,他就是权倾朝野的"九千岁",崇祯要杀魏忠贤,他就是个年老体弱的奸佞宦官。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费尽心机讨好崇祯的原因,但崇祯不明白,他只以为魏忠贤是大明的毒瘤,时刻想除之后快。

image.png

  魏忠贤网图

  魏忠贤死后不久,明朝亡国

  除掉了魏忠贤这个心腹大患,崇祯当真舒了一口气,毕竟他曾立志做一代明君,铲除奸佞也是明君当做之事。

  但明君不是那么好做的。

  崇祯的运气着实差到极点,自从登基之后,天灾频发,百姓生活水深火热。

  他虽然勤勉政事,但国事繁重,于是他选择提拔东林党,来辅佐自己。

  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没有魏忠贤这个"佞臣"的压制,东林党众人相互勾结,反而隐隐压过了皇帝一头。

image.png

  崇祯帝网图

  每当崇祯想到了什么政策,一旦违背东林党的利益,他们就会想尽办法阻挠,导致崇祯政令不通,犹如一个高高在上的傀儡。

  明朝末年,因天灾导致战火四起,要平定战争,只能以战止战,但国库无钱。崇祯不像明熹宗一样,有魏忠贤帮助充盈国库,他只能向朝中官员借。

  朝中众官一个个哭穷,各有各的说辞,总之就是不肯借钱。

  可他们真的没钱吗?后来闯王李自成入京,就在这些自诩两袖清风的官员府里搜出了近亿两白银。

image.png

  李自成雕像

  崇祯也知道这些文臣的可恨,曾写下"文臣人人可杀"的愤恨之词。太监曹化淳叹道"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听闻此言,朱由检心中悲苦,他此时才明白皇兄的苦心,说到底,皇权需要的制衡,魏忠贤再罪大恶极,也为皇帝做了那么多利国利民之事。他一死,东林党众人无人牵制,才有了亡国之患。

  可崇祯明白的太晚了,明朝气数已尽,他无力回天,只能以身殉国。

  崇祯此人,跟清朝的嘉庆皇帝何其相似,崇祯杀了魏忠贤,嘉庆杀了和珅,他们都不遵从先辈告诫,迫不及待地铲除自己的眼中钉,可一个成为亡国之君,一个也走向了亡国之路。

image.png

  崇祯网图

  他们做错了什么?为民除害,肃清朝堂不是为君者的本职吗?

  但魏忠贤、和珅真的百无一用吗?他们确实做了不少坏事,可他们也做了不少好事。

  魏忠贤得势之时,打压儒官,改善商税,维护皇权。这桩桩件件利国利民利君。和珅身为内务府和户部大臣,甚至凭一己之力,为皇帝打造出一个商业帝国,每年给皇帝带来百万收益。

  有位伟人曾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对于君主而言,不论忠臣、奸臣,能为国出力的就是朝廷的股肱之臣。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是一代明君应该做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用 (36)

评论加载中...